您的位置:  首页 > 职教新闻 > 正文

栾学钢: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思维

2016-03-20 17:10 栾学钢的博客 zhangpeng 次阅读


吉林省某制药厂的提取车间内景,操作这些设备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2016年1月28日栾学钢摄

     【十三五规划纲要节选: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略)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第三节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略)

  第四节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略)

   第五节 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略)

【简析】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说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这是就全国职业教育范围的基本判断,头脑冷静,并不为过。

2.最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几年来的“预热”,在国家层面的正式表述中,或许是首次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纳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范畴!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不过对高职教育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发展将带来新的阻击和莫大失落。1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已经逼近层次的突破,难道这些成果真的会成为某些在教学改革中缺乏作为、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的本科院校之飞来的“盛宴”吗?数百所示范高职院校鏖战十年、耗尽血本、奋力改革、刚刚看到本科层次的曙光,却被别人替代失去“决赛权”,这种感觉真真切切,究竟走向如何?还需要我们继续观察和深度考量。

3.“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这里面提出了新表述:两种类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如果按照我们原有的思维来理解,那么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后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和中职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4.“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这里面采用的是“双向交流”,没有沿用以往的“双师型”教师的表述。

5.“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职业教育的词语库中,近年来“对接”成为高频词,有众多的表述,而这次纲要非常简捷,只是提到了三个方面的对接,而且全部是与“生产实践”的对接,看来,“对接”不能滥用。专业设置涉及到培养方向;课程内容涉及到培养过程;教学方式涉及到培养路径。

6.“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以往强调的是搭建立交桥,而今强调的是类型间横向的“双向互认”以及层次上的“纵向流动”,打开的是一扇“自由门”,普通教育学生和职业教育学生之间“你可来,我可往”。

7.“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惠民利好,事实上,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家庭经济收入处于低端,这项政策可以看做是精准扶贫的系列举措之一。

8.“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哪些是“基本职业”?“培训包”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看待职业教育中的“培训包”?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度在当下如何理解?

9.纲要将“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大题目,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模式,凸显了产业和教育的鱼水关系、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10.在规划纲要专栏20: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中,透露出“产教融合发展”的四个重大工程信息:一是千所中职百所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设施(谁能够挺进百所高职?与哪些层面的行业企业合作?);二是支持本科高校改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转型”的必然要求,解决普遍性问题);三是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目标要求,解决特殊性问题);四是支持校企合作方式建设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现代产业”不是传统产业、“新兴学科专业”集群)。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而是开放的教育;不是教育界内部孤立的教育,而是与产业界跨界融合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打独斗的自我发展,而是要与企业界携手并肩的共同发展,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所在。

         来源:栾学钢的博客


培训资讯
培训动态
友情链接
© 2015-2021 北京炎培教育科技研究院|职教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