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跟着涂涂学带班】(27)提高共情的态度和能力

2016-04-03 10:14 涂俊礼 次阅读

[编者按] 青春期学生难管,职业院校学生甚之,因此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工作为畏途。在一所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有一位叫“涂涂”的老师,却把班主任当事业,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他以“亦师,亦父,亦友,亦生”为角色定位,以爱心和智慧管理班级,以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为价值旨归,方法朴实有效,深受学生好评。


【引言】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关注接纳 关系和谐

提高共情的态度和能力


“老师,您看了没有,南京有个护士被打瘫痪了,太吓人了!”随着实习日子的临近,同学们对社会上频繁发生的护患矛盾十分关注。

224日晚,一名男性患者因舌下腺囊肿手术,术中出现大出血,转入南京市某医院进行急诊手术。由于病房紧张,当班护士和三人间的一名即将出院的女患者沟通,暂时将重症者安排在其隔床,并表示第二天就可以换床。之后将全麻术后的病人送入病房。

25日凌晨由于重症患者的陪同亲属均为男性,女患者打电话把此事告诉了家长,其父母赶到医院后,用伞殴打了当班护士陈某。陈某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到南京市鼓楼医院治疗,诊断为脊髓震荡伴截瘫。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殴打护士行为在添加了“官员”标签后,事件舆情热度急剧上升,一个由床位纠纷引起的简单的矛盾发酵成全国性的医疗事件。

“看了,同学们对这件事怎么说?你们在下面议论了没有?”

“议论了,我们觉得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理由打人都是不对的。吓得我们以后都想转行不当护士了。”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这种形式的打人就是犯法,受伤护士的病情轻重并不会改变这个性质。护士受伤的严重性,这是定罪时候才要考虑的问题,跟打人犯法这个事件的性质是没有关系的。不合适可以再商量,上来就打人是不对的。”

“老师,您经常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将来我们都是要当护士的,所以,站在那个女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让我一个女生和几个男性陪护呆在一个病房里,我可能也会睡不着,说不定也会给家人打电话。”

换位思考的要点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心理学上,一个与此类似的术语就是:共情。

所谓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感觉、需要与情绪的一种人格特质。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现在我们尝试从共情的角度来分析南京护士被打事件。医院收治口腔肿瘤破裂出血休克男性患者、术中发现没有床位临时安排到女性病房做到了共情,但术后没有及时发现危重全麻病人的陪护全部为男性则有瑕疵。

这个男性患者是因为口腔肿瘤(或囊肿)破裂出血休克而行急诊手术。除了患者失血性休克带来的后续风险,口腔手术后一旦再次出血,非常容易引起血块堵塞气道导致窒息死亡。因此,此男性为明确的重危患者无疑。也就是说,他就是一位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患者。那么,没有监护室床位的医院,可以拒收该病人吗?不能!首先,病人为急性大出血并发休克,急诊抢救生命不容延误。再次,口腔外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大部分综合性医院不具备足够强的处理能力。那么,男病人可以收住女病房吗?平常,不可以。但危及生命的时候,一定可以。因为,在医生眼里,生命至上,不能因为没有床位就置患者的安危于不顾。

发现没有病床时,当班护士与即将出院的女患者沟通,这种安排女患者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时候病人还在手术台上,当然也不会意识到即将安排在自己隔床重症患者的陪同亲属都为男性。

护士救死扶伤,病人在其眼中男女性别没有差异,所以没有意识到陪护的性别问题,也或许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来的及过问。但病区里男女病人混合安排的情况应该不多见,而且女患者是只身一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

曾陪朋友到一家医院看病,看到门诊楼外悬挂的“病人是上帝”标语。朋友说,“能当成亲朋好友就可以了,我可不想当上帝。”猛一听这话,感觉这个朋友挺幽默的。然后,细想一下,又觉得很有深意。从亲人的角度看,假如当班护士把那个即将出院的女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她难道会发现不了临床重症患者的陪护全是男性这一事实吗?她会不采取任何措施,而任由女患者一人和几个男性陪护呆在病房里吗?只要她能设身处地地为女患者着想,甚至自己建议女患者给家属打电话,让家属来陪护或者接走,那么这个纠纷完全可以避免。当然,如果女患者的父母有共情能力的话,也不会动手打当班护士。毕竟你的女儿你心疼,别人的女儿也是父母的心头肉。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经常会遇到“不听话”的学生,没有共情特质的班主任可能会认为,处于青春期学生的烦躁、冷淡和沉默,都是针对自己甚至是有意和自己对着干;而具有共情特质的班主任则把这些学生的顶撞、任性和反抗解释为,由于她(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身心的快速发展,她(他)需要时间来重新认识自己。这两种解释,将导致两种不同的心境和结果。

具备共情特质的人,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此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不仅不会拿别人心情不好产生的烦躁和易怒来困扰自己,反而会给与适当的安抚,表现自己善解人意的一面。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同样也会为我们自己赢得别人同样的体贴、关心,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生活中,从来也不缺乏拥有共情特质的人。汶川地震期间,整个中国涌现了许多富有牺牲精神的救援者和志愿者,我们广大医护工作者也奔赴救灾第一线,表现出了超常的共情特质。

“实习第二天!第一次看到医生做气管切开术,不害怕、但看着可心疼了!看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浏览空间,无意间发现“时过境迁”发了这样一条说说,看来我们学生中也不乏拥有共情特质的人。

“你心很善啊,一定能成为好护士的!”对病人能感同身受,这是成为好护士的基础,我及时留言对她进行鼓励。

“老师,共情这一人格特质既然对于护患和谐这么重要,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共情的态度和能力呢?”

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二是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自己的共情特质也可以从理解共情和表达共情两个方面来进行。所谓理解共情,就是要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意图;所谓表达共情就是以准确、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情绪和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

实现 “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是理解病人、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的前提。电影《心灵访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知名作家威廉·佛瑞斯特的弟弟因为酒后开车出了车祸,生死命悬一线,送到医院抢救时的,威廉被当班护士认了出来。于是护士拦住他,热情地讨论他的作品,最后他的弟弟伤重离世。威廉受到很大打击,从此避世不出。伤者在抢救,作为伤者家属的伟大作家,他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是渴望医护工作者能心无旁骛、全力抢救,把弟弟能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而当班护士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去关注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而是仅仅关注自己的需要。想着好不容易见到了自己喜欢的伟大作家,无论如何得表达一下自己的崇敬之情,岂不知这样做却对自己崇拜的作家造成了永久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在90后学生中由于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受到的专注与呵护渐渐强化了其自我中心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界认识的深入,开始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走向理性。但也有人的心理年龄仍然停留在儿童自我时期,她们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他人的感受与存在。这种情况在学校还不明显,因为同学老师都仍然把她当成孩子。但到了医院开始实习以后,患者及其家属是不会再把他当成孩子来看待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在成为病人之前,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是很独立、干练、强势的职业角色。但无论他在工作生活中是多么强大,一旦成了病人,就会有很多情绪、情感、行为的变化,如委屈、焦虑、愤怒、压抑、无助、抑郁等等诸多情绪,当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的时候,病人就很难良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身体的角度讲,这样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护士从自我角色中跳出来,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的觉察到作为病人需要什么。如果面对其需要给予无条件关注、接纳、认可、呵护,病人就会感觉非常的满足与安全。反之,护患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轻则争执、纠纷,重则病人因情绪失控而出现暂时的病情意外失控。

学会倾听是正确理解病人,提高共情能力的法宝。人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人都是只能看到、听到他所能看到、听到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倾听,指不仅能耐心细致地认真倾听,而且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对方,不仅要听懂对方的问题,理解对方的思想,体会他的情感,而且要明了他的意思——有时甚至述说者本人都未曾明确到的意义。

良好的倾听需要做到专注,不做价值判断,及时反馈,表达关心。专注就是以对方为中心、专心致志、不轻易插话,需要时不时地用身体和言语回应对方,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不作价值判断是良好倾听的秘诀。在被人说话时进行褒贬不仅容易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理解,而且也容易激起他人的反感和敌意。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从小被人照顾惯了。现在当了护士,虽然她们中有些人也知道要体贴病人及其家属,并且也有对病人情绪的敏感,但是却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共情。当然,也有的学生做的不错。

“老师,这实习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吓人,我昨天一天扎了6针,有4针都是一针见血,还有两针是第二针扎上的。”在某市级医院实习的“Dz”给我发来信息。

“祝贺你啊!这才下科室就能摸着实践机会,不容易!”

“护士长是我的带教老师,她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对我可好了!”

“真为你高兴,遇着师姐了!病人及其家属怎么样对你怎么样?”

“都挺好的,一针见血的病人还夸我技术好呢,不相信我是刚来的实习生!我说我们下来实习之前,学校对我们专门组织了严格的考核,不合格的不发实习鉴定册,不让参与实习。他们一个劲的夸学校,说学校做的对,就应该严格要求,这样病人才放心。”

“你为学校争光了,看来以前的汗水没有白流,针也没有白挨啊!”训练的时候,同学之间互相扎针,手上胳膊上静脉血管处针眼一个挨一个。“以前不是可紧张吗,现在为啥不紧张了,有啥诀窍吗?”

“要说诀窍,我觉得除了苦练,就是心里时时刻刻心中要有患者,要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扎针的时候,如果我一句话也不说,面色严肃地在那儿拔针、排气,患者及其家属在一旁看着自然也会有紧张,害怕。所以说,我扎针时嘴巴也不闲着。有一个奶奶,她的血管有些细,我说‘奶奶,我现在要给您穿刺了,请您不要紧张,一会就好了!‘话没有说完,就进针了,成功了,奶奶一直夸我。还有一个爷爷,我第一针没有扎上,我说‘爷爷,您的血管不太好扎,要不我让我老师来给您扎吧?!‘他说,‘没事,扎吧,再试一次,不行的话再去叫你老师。‘第二针我就扎上了。也有的特别没把握的,我就请老师来。”

“这被你扎了两针的病人,没有埋怨你吗?”

“没有,我是边扎边微笑着和她们说话,吸引她们的注意力,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

“很多时候在给病人输液或抽血时需要松拳的时候,我通常会边说松拳,边会善意的用手轻轻点下病人的手背示意,病人会很会意的松拳以及报以微笑。我在抽血或注射后在松止血带的时候,我通常习惯很自然的轻抚一下结扎止血带的皱褶的皮肤的部位,之后再帮病人把卷上去的衣袖放下来,或者帮病人把因抽血而脱下来的衣服披在肩膀上。”曾获得河南省护理竞赛一等奖的一个学生也谈了自己的体会。

看似很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但从心理学角度讲,投射给病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试想什么样的人才会对他们做出如此的言行呢?也许只有亲朋好友才会这样做吧?!这样一来,“视患者如亲人”理念也就得以彰显。很多时候即使患者对某些环节有不完全满意的情绪,也会很容易释然或者理解的。

其实,从病人及其家属更应该换位思考,理解护士,做到共情。调查显示,儿科护士被打、被骂,多半与输液扎针有关。应该说,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是护患双方都期望的,没能做到一针见血并非都是技术不行。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脆性大,孩子血管本身就细,如果宝宝发烧或有腹泻脱水血管干瘪,这个针就更难扎了。急诊输液室的一个护士8小时班要扎200人次以上,高峰时段一天要扎1600人次,承受着高强度的劳动。

“因为扎针没能“一针见血”而被家长责骂的,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某医院儿科护士长说,“我们是护士,但也都是孩子的妈妈,扎不进去,看着孩子哭喊,其实我们比谁都难过,希望家长将心比心多一些理解和换位思考。”

护患共情,关系才能和谐,我们期待这样的日子快些到来。


培训资讯
培训动态
友情链接
© 2015-2021 北京炎培教育科技研究院|职教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