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教育转型和创新的进程之中,继续教育以其鲜明的灵活性、即时性和可及性, 尤为符合现代社会人类终身学习的需要。当下学习者普遍意识到发现和使用知识,比记忆和复述知 识更为重要。为应对这一加速变化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继续教育在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陆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求化解加速时代教育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的不足。但作为整 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仍然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基于此,从继续教育 涉及的教育学基本理论,以及涵盖教与学原则、教与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的教学论角度,给出概述性 的整饬。
[关键词]继续教育;基本理论;鸟瞰
[作者简介]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
长期以来,继续教育似乎因其所谓的非正规非正式的外貌,在教育界长期被世俗性地边缘 化,以致难登教育理论研究的大雅之堂。但是这 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技术发展导致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快,当代职业和教育所呈现出的非一次性而是多次性的发展态势,已为世间共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或知识随时随地的获取已成为现实。技术变化如此之快,传统的教育已经跟不上职业加速的节奏:“基于学科的知识不适合为在现代社区和工作场所生活做好准备;学习越来越与我们的工作相一致;现代组织结构需要灵活的学习方法;以及需要即时学习。”[1]由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普遍意识到发现和使用知识,比记忆和复述知识更为重要。[2]所以,为了主动而积极地应对这一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全球教育界在传承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求化解加速时代教育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的不足。 在教育转型和创新的进程之中,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却是继续教育。其鲜明的灵活性、 即时性和可及性,尤其符合现代社会人类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继续教育越来越得到其至今为止未有过的重视。其实,继续教育涉及的教 育教学理论,冲破了传统的学校式的正规教育所固有的同步性和在场性的藩篱,特别是其非同步性且非在场性的特点,使得其自身的理论创新尤具挑战性。跳出传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 来看继续教育,表明对继续教育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其纵横捭阖的空间会更加宽泛。已知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探究的结果都表明,从教育原理的角度审视,继续教育业已存在一系列与传统正规教育具有不同视野的教育学和教与学理论,在内容上非常丰富,其成果也极为丰硕。 揽括世界继续教育百花园里的硕果,笔者以为有必要做一次概括且简洁的梳理,以期能对继续教育的基本教育理论,进行一次管窥一斑的巡礼。 鉴于从大众教育到成人教育及至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所用的术语虽然多次发生变化,但在宏观政策研究领域常用继续教育这一术语, 而在微观教育理论领域则多用成人教育这一概念。而在今日,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同义性则已为业界共识,故本文关于继续教育的理论梳理,也与成人教育的相关原理具有同义性。继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仍然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鉴于此,在涉猎继续教育的教育理论之时,仍然需要从普适性的教育原理说起。故笔者意欲从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教育涉及的教育学基本理论,涵盖教学论、教与学原则、教与学理论和教与学方法等领域,对现有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作概述性整饬。 总揽世界各国关于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界现有的基础教育理论,主要涉及的概念有三个:一是教育学(Pedagogy),二是成人教育学(An﹣ dragogy),三是自定教育学(Heutagogy)。这里所 谓自定教育学,有学者将其译为“ 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4] 1 .教育学(Pedagogy) 教育学Pedagogy 是一门教授儿童和青少年 学习的艺术和科学。对这一定义的理解,要从 Pedagogy 这一概念的词语起源说起。Pedagog 一 词来自希腊语Pedagogue,其意为照看、管理和教 育儿童的“教仆”或“男孩的导师”。[5]在这里,将教育学指称为教授儿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是 对教育学基于本源意义上的一种狭义理解。但 是在广义上,整个教育领域视教育学为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 的科学。此学说的研究早已源远流长,其内容也早已家喻户晓,这里不再赘述。 正因为教育学最初是针对没有生活经验和 还处于知识空白区的儿童的教育理论,故其教育对象显现为依赖型人格,因而教育学的与生俱来,就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学习也是以学科为导向的,教育者的任务在于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规划和设计学习材料,创设教学环境 进行教学,因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是对“教育学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却很难给出一个简洁一致的答案。欧洲大陆国家认为,教育学是一门拥有自己理论形式的独立学 科,尤其是德语P﹣dagogik 概念表明,教育学既是 一种学科结构,也是一种个人成长的教育过 程。这一点在法语La Pedagogie、西班牙语Peda? gogía 等也都得以确认。但在萨克森-央格鲁文化圈,例如美国和英国,却相对较少关注教育学 Pedagogy,更多聚焦的则是教育 Education 和教学 Didactics 。[6]笔者以为,对教育学内涵的关注 度还是应该回到其发源地希腊的初心,那就是:教育学是一种人的存在及其互动的方式,是陪 伴人们(儿童)走过人生旅途的过程。[7]概括地 说,教育学可被看作是一个与人相伴的过程,一 个为生活带来繁荣和关系的过程(Animate 动 画);一个关心人和关怀人的过程(关爱 Care);一个引出学习的过程(教育Educate)。[8] 2 .成人教育学(Andragogy) 成人教育学Andragogy 是一门教授成人学习 的艺术和科学。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教育家亚历山大 ·卡普(Alexander Kapp)。[9]1833 年卡普在其著作《柏拉图的教育思想》(Platon's Erz﹣ iehungslehre)中使用了Andragogy一词,其德文为 Andragogik 。不过在创建这一概念初期,该词并 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10]直到美国教育家马尔科姆 ·诺尔斯(Malcolm Knowles)于20 世纪70 年代 的 1968 年重提,才使这一概念广为人知,诺尔斯 本人也因Andragogy而闻名。 成人教育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教育思想。该理论也被称为自我导向的学 习,其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帮助学习者发展自我 导向、支持转化学习以及促进“解放性学习和社 会行动”。[11]总体来看,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的 学习者,与接受初始教育的儿童学习比照,至少 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明晰自身社会角色 及其学习定位;二是清楚自我学习目标具有学习动力;三是善用已有经验理解把握学习概念;四是注重独立自主破解学习难题;五是期望参 与规划评估自身学习经历。所以,必须针对成 人学习者的特点,依据其各自不同的学习需求, 综合采用基于不同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其基 本思想是:以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学理论为依 据发生的学习,是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的。在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主动的,教育者则是被动 的,后者更多扮演的是学习促进者角色。 成人教育学领域是一个融合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领域,旨在“通过处于不同学习阶 段的成年人与教育者之间有意识的跨学科互动 来开发人的潜能”。[12]成人教育学强调学习是过 程导向的,而不是内容导向的,所以特别适合具 有强烈自我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或接受目标导 向和结构化课程的学习者,抑或意欲获得解决 具体问题方法的学习者。 3 . 自定教育学(Heutagogy) 自定教育学 Heutagogy 是一种基于自我控 制、自我决定的“自学”学习理论,[13]也可称为“自 决教育学 ”“发现教育学”,甚至“ 自学教育学”。该术语源于希腊语动词 Heuriskein[ευρετικές] , 意思是“发现”。[14]但是,作为教育学术语,则是 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 Cross Uni﹣ versity)的斯图尔特 ·哈斯(Stewart Hase)和克里 斯 ·凯尼恩(Chris Kenyon)于2000 年创造的。[15] 该理论强调教育要采取基于神经科学,具体来 说,要采取基于脑科学的学习方式。[16] 自定教育学理论指出,学习者自身是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其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控制权。自定教育学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其无论是在正式的抑或在非正式的教育场所,自定教育学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整体的学习和教学方法。[17]该理论以人本主义 和建构主义原则为基础,将早期传统学习理论 的众多线索,汇聚成一幅学习的集成图景,既与当代的教育体系契合,也为当代教育体系所亟 需。 自定教育学始终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者中心、能力本位、自我反思和元认知,以及非线性教学等原则,强调探索和发现为学习的 基本元素,视学习为过程而非手段,从而超越了 仅仅关注解决问题的学习范畴。[18]当其与现代 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时,就成为一种“以网络为 中心”的教育,[19]从而提供了一个面向未来且面 向人人的自主学习者的整体学习框架。探索和 发现是自定教育学的基本要素,旨在培养自决、 自定、自主的学习者,并为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整体教育环境,奠定教育学基础。[20]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通过学习环境 设计的外部措施来支持个人的内部学习过 程”。[21]从教育学到成人教育学直至自定教育学,其转型或演变过程的结果表明,自定教育学 Heutagogy 是教育学Pedagogy 和成人教育学An﹣ dragogy 的延伸,而其实质实际上是因循学习者年龄的增长,应对教育对象亦即学习者的流体 智力下降而晶体智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的事实,[22]使得教学必须伴随学习者的成熟度和自主性的不断进步而做出的改变。 可以认为,三种教育学理论的特征是:[23]教 育学 Pedagogy 是“师导 ”的即以教育者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学习者的资源很少,教育者设计传授技术,将知识储存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学习者对教学的贡献有限,学习内容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以规定的课程为重点,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有计划地进行,旨在完成认知—实现过程,了解知识,学习是为了进入下一阶段,多见于学校环境的学习。 成人教育学 Andragogy 是“ 自导 ”的即以学 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学习者共享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学习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不一定是有计划的或线性的,学 习者对教学的贡献较大,学习以任务或问题为 中心,旨在完成元认知—参与过程,协商知识的 获取,多见于成人学习。自定教育学 Heutagogy 是“ 自定 ”的即以学 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是多向的,教育者提供一些资源,但学习者通过协商 来设计学习路径,学习不一定 基于需要而是基于对学习者在 新情况下学习潜力的挖掘,学 习者对教学过程贡献大且有创 造,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前置活 动来解决问题,通过内部反思 环境与他人互动、预设行动以 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来共享自身 和他人经验,旨在完成认识— 认知过程,进而创造知识,常见 于研究环境。所以,尽管三者在内涵上存在一些明显的 区别,但从教育原理看来,三者仍呈现为一个涵 盖三个层面的教育连续统一体(图 1)。[24] 表 1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在线学习、研究 和服务中心(Center for Online Learning,Research and Service)编制的三种教育学特征对照表。[26] 二、教与学理论梳理[27] (一)继续教育的教学论原则[28] 在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在教与学层 面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考虑人生的阶段定位、多样包容和应用迁移。学习者的人 生规划和需求占据教育的中心位置。为了满足 这些需求,在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 中,形成了以学习者为导向的五大教学论原则。 1 .参与导向原则 参与导向指的是教学计划的重点不是学习 材料,而是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意义,亦即以学 习者参与的解释模式为导向,强调学习者的主 体性及其需求,教学设计必须关注学习者及其 具体需求,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契合在 教学情境的过程设计中起着核心作用。 2 .经验导向原则 经验导向指的是学习过程不能脱离个人经 历,亦即不能简单地以讲授形式传递教育内容, 而是要创造一个框架,让学习者能够利用自身 丰富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让 学习者积极地将故事、想法和对“新 ”内容的诠 释融入学习过程。 3 . 生活导向原则 生活导向指的是学习过程要对学习者产生 “解放 ”效果,遵循学习要与学习者一起的教育 学,必须在内容和方法上与学习者具体的生活 世界的经验、问题和难题联系起来,并在学习过 程中要考虑作为社会成员(家庭、企业、国家、文 化)的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4 .应用导向原则 应用导向指的是学习内容要围绕其对学习 者的未来具有何种意义的问题来展开,亦即学 习内容要针对学习者未来的生存意义,强调所 学内容能否以及如何用于实践,但这里的应用 不是针对经济上的可用性,而是基于学习内容 与实践相关的未来视角的前瞻预判。 5 . 能力导向原则 能力导向指的是学习要使学习者在知识与 技能结合形成的专业能力基础上,养成对社会 领域的事实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社会能力, 并进一步促进个人的人格能力,亦即实现学习 者具有自决的道德成熟,使其具有“批判—责 任”和“批判—创造”的行动能力。 (二)继续教育的学习理论 1 .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isms Learn﹣ ing-Theorie) 行为学习理论由瑞士教育家伯尔斯 ·弗雷 德里克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于 20 世纪40 年代提出,是对所谓行为主义之父、美国 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经典条件反射理 论的改进,并遵循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李 ·桑 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的效果法则,即行 为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行为就有可能重复出 现;行为产生令人不快的后果,这种行为就不太 可能重复出现创立的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是通过刺激、奖励和惩罚进行 基于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是一种通过操作性条 件反射导致学习者的行为受其后果影响的学习 方式。学习者得到正强化奖励的行为可能会重 复出现,而受到负强化惩罚的行为则会减少出现 的频率。因此,行为理论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 中:一是需要通过刺激获得信息;二是需要在学 习者被动接收信息的同时,从重复和强化信息的 教学中获益;三是需要积极或消极后果的示范。 行为主义学习是一种被动式学习,学习者 积极性容易消退,以致其无法有效地把握重要 的学习信息。 2 .认知学习理论(Cognitivism Learn ﹣ ing-Theorie) 认知学习理论的提出是对行为主义的否 定,该术语德文为Kognitivismus 。认知主义源于 格式塔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瑞士教育家、认 知发展理论开拓者让 ·皮亚杰(Jane Piaget,)以 及美国教育家、结构学习理论创建者杰罗姆 ·布 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有意义学习倡导 者戴维 ·保罗 ·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 认知整体行为理论提出者爱德华 ·托尔曼(Ed ﹣ ward Chace Tolman)和信息加工理论创建者罗伯 特 ·加涅(Robert M.Gagné)。 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了知识是人们通过感觉、 知觉,即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获得的, 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其基本认为学习是透过认知把各种资料 加以储存并使其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uc? ture)的过程。[29]人们行为深受思维和记忆的影 响,通过内部认知过程对环境中感知的刺激进行 处理并做出反应,学习者的学习一是要通过综合 新旧信息来获取知识;二是要通过接收并处理信 息,并根据已有知识组织信息以便日后更好地回 忆;三是要积极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育者应向学习者提供与其现有知识联系 紧密的信息,强调采用类比和隐喻以及概念图 的方式。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不要让学习者承受 过多信息,否则信息过多而无足够时间处理会 出现认知超载。 3 . 建 构 学 习 理 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Theorie) 建构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受同化、 顺应和平衡三个过程影响,知识不是由教师传 授给学习者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创造意义 的。该术语德文为 Konstruktivismus,其主要代 表人物有瑞士教育家皮亚杰和美国教育家、道 德认知发展理论创立者劳伦斯 ·科尔伯格(Law﹣ rence Kohlberg)、智力三元理论建构者罗伯特 · 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以及德国心理学 家、知觉研究先驱戴维 ·卡茨(David Katz)和苏 联心理学家、最近发展区理论创立者列夫 ·维果 茨基(Lev Vygotsky)。 建构学习理论要求学习者:一是要积极地 从经验中创造自己的意义和知识;二是要通过 将新旧信息联系起来并结合上下文推动自己的 知识发展;三是要利用自己个人和文化经验对 新信息进行情境化处理。建构学习理论核心是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 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 传统教学关注的重点只是知识“搬家”。 建构学习中教育者作为学习者的促进者, 提出问题并提供信息资源并让学习者探索所传 授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来理解 新概念,利用教育者提供的信息创造属于自己 的学习意义。 4 .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ie) 社会学习理论由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当代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 ra)于20 世纪70 年代创立,其理论结合了行为主 义和认知主义,包括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 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分为直接经验 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两类过程,并提出观察学 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 社会学习理论发展了强化理论,指出其对教育 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30]该理论认为学 习者:一是要将自己的经验与对他人行为奖惩 的观察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信息;二是要观察人 们对工作场所行为的反应,从而了解自己应该 如何行事;三是要模仿其尊重的周围人的行 为。社会学系理论有助于展示工作场所的正确 行为。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展示什么是可接受 的行为,奖励那些效仿他们的员工,并以一致的 方式纠正那些不遵守示范行为的员工。 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其并不适合基 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以及复杂的、 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 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 (三)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 1 . 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 自主学习方法被称为 SDL,由加拿大卡尔 加里大学名誉教授兰迪 ·加里森(D. Randy Garri﹣ son)于 1997 年提出。该理论建立在美国教育家 马尔科姆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德文为Selbstgesteuertes Lernen,故也称为自我控制学习。 自主学习方法以成人教育的自我管理为核心概念,从认知和动机这两个维度挖掘个体主观能动性,该理论认为成人学习过程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主动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由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寻找所需资源,制定并遵循学 习计划,然后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二是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包括教师、导师或同伴;三是 积极响应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用时间做 出明智的选择并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自主学习对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和对强化学 习反应良好的学习者非常有效,尤其适用于具 体且黑白答案分明而非灰色区域的学科。但 是,自主学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识字能力差或 自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比较困难。 2 . 转化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 转化学习方法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人教 育学家杰克 ·麦基罗(Jack Mezirow)于 1978 年提 出。该理论关注焦点为通过成人教育改变学习 者看待世界的方式。 转化学习方法认为,通过教师引入新概 念、提出质疑和假设并以解构观点的方式来学 习,对不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思维习惯进行自 我批判性改造。其主要思想为:一是大程度上 改变学习者的世界观以形成全新参照系;二是 面临“迷失困境 ”的信息挑战重新反思过往观 点并通过批判性思维调整自己信念;三是通过 行为、思想和信念的转化使学习者更易记住所 学概念。 转化学习适合关注个人或职业发展的学习 者,也适合分析复杂的学习过程,以及教授学习 者如何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评估和分析。喜欢质 疑周围世界的学习者对这种教学方式反应良 好,尤其是对热衷于辩论、理性思考或批判性分 析的学习者很有吸引力。但转化学习将理性置 于情感、关系和文化之上,容易忽略环境影响。 3 .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体验学习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 家大卫 ·库伯(David Kolb)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 出。该术语英文为Experiential Learning,德文为 Erfahrungsorientiertes Lernen,故也称为经验学习 方法。 体验学习过程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即 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 践构成环形结构,即所谓库伯学习圈。[31]体验学习强调:用经验来证明概念。学习者积极参与 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经验,发展和巩固所学知 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下一次学习 活动制定改进方案。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从行 动归纳出经验,将经验升华为规律,用规律再指导行动。[32] 体验学习适合求知欲强的学习者。教育者 可采用角色扮演练习、分享经验或使用虚拟现 实技术模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常见情况,制定 体验学习计划,并鼓励学习者在体验学习结束 后反思如何运用新知识。对体验学习的批评主 要集中在过分强调个人知识而忽视社会环境。 4 .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项目学习方法简称PBL,该术语德文为Pro﹣ jektbasiertes Lernen 。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于1897 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边做边学,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 项目学习方法认为学习者:一是要在积极 参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时,能更全面、更深 入地获取知识;二是要通过探索、开发和测试可 能的解决方案,并定期从教育者那里获得反馈, 持续地参与问题的解决;三是只有在积极应用 知识时,才能更充分地理解知识。 项目学习适合社会组织如企业管理团队的 培养,以期获得长期项目管理技能、关注工作过 程改进和研发项目。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项目学 习创造环境,让参加项目的小组成员共同解决 实际问题。教育者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各学 习小组通过在最大限度地自主掌握最终结果的 情况下开发自身知识。对项目学习的批评是, 小组中一些成员可能会利用小组的协作性质而 偷懒。如果缺乏教师指导,会导致在部分学员 承担更多任务之时,另一些学员可能将别人的 辛勤劳动归功于自己。 5 .行动学习(Action Learing) 行动学习方法由英国科学家和创新教育家 雷 吉 ·雷 文斯(Reginald Revans)于 1982 年 提 出。行动学习的德文为 Aktionslernen 。该理论关注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简化解决方案,通 常采取团队或小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通过学 习者在改变事物的尝试中开展学习的方法,具 有强烈的人本主义的人类潜能观。 行动学习方法要求学习者:一是针对问题 提出问题以便更好理解问题,思考可能的解决 方案,寻求最佳方案,最后采取行动;二是行动 后进行反思,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提出 改进意见;三是整个学习过程要建立凝聚力,以 获得协同工作能力。鉴于此,社会组织如企业 可利用行动学习来促进团队建设,确定学习需 求,增加学习者的组织知识。 行动学习重要的是要给团队或小组以足够时 间在行动后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 时间将无法完成预期的学习。为此,要确定一名 合格的主持人以确保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部 就班地完成任务,并为反思阶段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HASE S, KENYON C. From andragogy to heutagogy[EB/OL]. (2000-01)[2023- 11- 1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1339522 From andragogy to heutagogy. [2] [18] [19]HALUPA C M. Pedagogy, Andragogy and Heutagogy [EB/OL].(2015-01-01)[2023- 11- 1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7767648 Pedagogy Andragogy and Heutagogy. [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1:309. [4]丽莎 ·玛丽 ·布拉斯科,斯图尔特 ·哈泽. 自我决定学习教育 学:原则与实践[J].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2022(1):60-72. [5][7]SMITH M K. What is pedagogy﹣A definition and discussion [EB/OL].(2021- 02- 16)[2023- 11- 15].https://infed.org/mobi/what-is>- pedagogy/. [6]NORM F, HANNO S. What is Pedagogy﹣ Discovering the Hid﹣ den Pedagogical Dimension[EB/OL].(2023-04-25)[2023- 11- 1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 1111/edth.12569. [8]KOTINSKY R. Animate, care, educate——the core processes of pedagogy[EB/OL].(2020-09-25)[2023- 11- 15].<https://infed.org/mo>﹣ bi/animate-care-educate-the-core-processes-of-social-pedagogy. [9]凌玲.成人教育学术语Andragogy 的历史考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18- 121. [10]PETERSON D. What is andragogy and who needs to know﹣ [EB/OL].(2017-08-03)[2023- 11- 15].https:// www.thoughtco.com/ <https://www.thoughtco.com/>what-is-andragogy-31318. [11][24][25]THAIS. What is Heutagogy and how it fits with Peda﹣ gogy and Andragogy[EB/OL].(2019- 04- 02)[2023- 11- 15].https://my﹣ love4learning.com/what-is-heutagogy-and-how-it-fits-with-pedago﹣ gy-and-andragogy/. [12]ARANSIOLA O J. What is Andragogy: definition, principles & application[EB/OL].(2022- 11- 22) [2023- 11- 15].<https://www.bing>. com/ck. [13][14]MUKHERJEE S. What is Heutagogy and how can teach﹣ ers useit﹣[EB/OL].(2022- 07- 15) [2023- 11- 15].https://classplusapp. com/growth/what-is-heutagogy-how-can-teachers-use-it/﹣session= ondemand. [15]BLASCHKE L M. Self- determined learning: designing for heutagogic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2023- 02- 19) [2023- 11- 15].<https://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 1007/978-3-319- 17727- 4_62- 1.pdf. [16]DABELL J. What isheutagogy﹣[EB/OL].(2019-01-05)[2023- 11- 15].<https://johndabell.com/2019/02/05/what-is-heutagogy/> . [17][20]BLASCHKE L M, HASE S. Heutagogy: A holistic frame﹣ work for creating twenty-first-century self-determined Learners[EB/ OL].(2015-01-01)[2023- 11- 15].<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 10. 1007/978-3-662-47724-3_2. [21][22]MANDL H, KOPP B, DVORAK S. Aktuelle theoretische Ans﹣tze und empirische Befunde im Bereich der Lehr- Lern- Forsc﹣ hung - Schwerpunkt Erwachsenenbildung[EB/OL].(2004- 05- 15) [2023- 11- 15].<http://www.die-bonn.de/publikationen/online-texte/in>? dex.asp. [23]UDAY Y. Pedagogy, Andragogy and Heutagogy - Continuum and comparis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2019,7 (8):1229- 1234. [26]Center for online learin, research and service. Pedagogy, Anrdagogy & Heutagogy[EB/OL].(2023- 11-30)[2023- 11- 15]. <https://www.uis.edu/colrs/teaching-resources/foundations-good-teach>﹣ ing/pedagogy-andragogy-heutagogy. [27]VALAMIS. 10 Theorien zur Erwachsenenbildung[EB/OL]. (2023- 07- 05)[2023- 11- 15].<https://www.valamis.com/de/hub/erwach>﹣senenbildungstheorien. [28]BRUECKNER W, et al. Prinzipien erwachsenengerechten Lehren und Lernens[EB/OL].[2023- 11- 15].https://erwachsenenbil﹣ dung.at/themen/zweiter-bildungsweg/was-macht-den-2bw-aus/ prinzipien-erwachsenengerechten-lehren-lernen.php. [29]百度百科.认知主义[EB/OL].[2023- 11- 15].https://baike.bai? du.com/item/认知主义/10353184. [30] 知乎. 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EB/OL].[2023- 11- 15].<https://zhuanlan.zhihu.com.p/385170758>. [31][32]知乎.学习方法论:库伯学习圈理论——学习的4 个阶 段[EB/OL].[2023- 11- 15].<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021657>.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77. [10]徐蕊,王力.论习近平共同价值理念的政治智慧[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22(16):5-7. [12]查永军,李启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关 切与推进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3(9):83-90. [13]崔志钰,陈鹏,倪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逻辑、 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 (3):167- 177. [14]闵学良,朱高华.“大有作为”的职业教育改革蓝图是如何 擘绘的?——基于20 省份职教改革政策的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23(18):38-46. The Content Framework, Logic and Future Prosp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y ——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50 Higher Vocational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ies in China Since the 21st Century Liu Jing, Zhong Jielin [Abstract] The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main way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reform and improvement is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will of the state, but also the symbol of the gradual enrichment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clear role positioning. This paper uses NVivo software to encode and analyze 50 tex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y in China since the new century, and summarizes the framework of the tex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y in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enrollment purpose, enrollment process, enroll﹣ment conditions and action subject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rules of the purpose, content, background, enrollment subject and target group of higher vocational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in China. The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polic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llows the operation logic of path dependence on the macro environment, reflecting the national will and multi- power structure, which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idea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re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Keywords] examination and enrolment polic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amework; logic (上接第 10 页) A Bird's-Eye View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Jiang Dayuan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with its distinctive flexibility, immediacy and accessibility, is particularly responsive to 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modern society. At present, learners are generally aware that discovering and using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emorizing and repeating it. In response to this rapidly changing work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has emerged with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eorie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hortcomings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accelerated era. However,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continuing ed ? ucation must still follow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laws of education. So we should rectify an overview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inciples, theories and methods. [Keywords] continuing education; fundamental theory; bird's-eye view
转自:现代职业教育网
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仅作学习分享,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