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专家视点】姜大源:教育期刊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层次论

2024-06-11 15:11 职教发展研究 姜大源 次阅读
作者简介

图片

姜大源(1946—),男,湖北武汉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
















摘要:信息时代的知识获取,已经出现“四化”,即自由化、个性化、一体化、本地化的特点。如是,意味着知识的获取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作为知识传播重要途径的教育期刊,必须积极因应这一信息技术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且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其出路在于: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期刊发展的整合,进而实现从传统的以编辑为中心的办刊模式向现代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模式转变。整合的层次具有迭代的特点:第一层次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工具层面的整合,或者说是工具—手段层面的整合;第二层次是信息技术应用在逻辑层面的整合,或者说是逻辑—系统层面的整合;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应用在价值层面的整合,或者说是价值—人文层面的整合。由此形成“三层次”进阶整合架构的“信息技术+教育期刊”格局。


关键词:教育期刊;期刊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整合;层次


文章出处:《职教发展研究》2024年第2期1-7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或者说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时代。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字、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广义的信息技术则是指所有与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有关的技术,如集成电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信息存储等技术。特别是在当下,信息技术最新发展中出现的大模型以及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供给与传播具有强超量性和高适时性的特点。个人借助于网络媒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出现了典型的所谓“四化”的现象:一是知识的获取与使用不再受时间地点甚至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成为可能,实现了知识获取的“自由化”;二是多媒体支持的学习方式使得个人需求导向的学习成为可能,实现了知识获取的“个性化”;三是使那些客观上无法得到整体时间而“脱产学习”的人群,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成为可能,实现了基于信息化的家务或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四是使那些客观上无法迁徙者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进行异地甚至异国求学成为可能,实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学习的“本地化”。1这就是所谓知识传递中“以时间换空间”的现象,在非网络时代这是无法想象的。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国应对世纪疫情过程中,不仅为“远程教育”的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逐步实现了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制度化,改变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模式:信息技术不仅是知识的提供者,而且是信息的共同创造者、指导者和评估者,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或学习更加轻松、更加有效率。2

无疑,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潮流,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当知识的获取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那么作为知识传播重要途径的教育期刊,或者说,教育期刊作为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另一种非实体性的学习地点,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扩展的教育时空呢?答案是: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期刊发展的整合。




一、整合:期刊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实施信息技术与期刊发展的整合,从而构建立体化的期刊学习环境,使读者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灵活,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有意识地去引导读者,使其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逐步培养对知识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应用的能力,这应该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期刊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也是从教育期刊角度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真谛。所以,正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存在及其强势,主动地并充分地利用这些技术,实现传统的平面媒体与现代的立体媒体,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的整合,必将为教育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开拓新的时空。

当然,问题不在于对整合必要性的论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整合去满足读者对信息、对知识获取的基本要求,使读者能通过对教育期刊的“占有”而有效且方便地提高个体的信息能力和素养。对此,近年来许多传统的教育期刊通过对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研究及其实践,给出了一个颇有成效的答案:以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理论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期刊发展的整合,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到教育期刊发展的过程之中,紧紧抓住教育期刊的教育功能,使其既不同于学校课堂的被动接受,又不同于网络“快餐”的“消化不良”,逐渐使得教育期刊真正成为读者获取知识的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因此,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期刊发展的整合,进而实现从传统的以编辑为中心的办刊向现代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模式转变,就成为提高刊物质量效益的关键。所以,深化和提升教育期刊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能力,特别是提升期刊团队,主要是编辑队伍对整合的认知,进而提高其整合能力,是当务之急。

二、迭代:期刊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层次

显然,期刊发展与信息技术整合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整合?从形式的整合起步,走向内涵的整合——整合的层次观,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富于哲学意义的命题:在努力推进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与期刊发展整合的过程中,从基于形式的整合到基于内涵,进而实现基于价值的整合,存在着一个极具思辨色彩的多维空间,这实际上是教育期刊在信息时代自我发展的一个迭代过程,需要现有教育期刊积极主动去应战,去开拓新的舞台。

(一)第一层次:关于信息技术应用在工具层面的整合,或者说是工具—手段层面的整合

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将信息技术看作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使得审稿、校勘、修改、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