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春期学生难管,职业院校学生甚之,因此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工作为畏途。在一所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有一位叫“涂涂”的老师,却把班主任当事业,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他以“亦师,亦父,亦友,亦生”为角色定位,以爱心和智慧管理班级,以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为价值旨归,方法朴实有效,深受学生好评。因锐取智慧教育暂停推送,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启用“涂涂老师德育工作室”微信公共平台,继续刊登“跟着涂涂老师学带班”专栏,敬请关注。
QQ群舌战 素质展演
在虚拟空间里完善教养
“老师,男生又拿着桶来接热水了。”晚自习后一刻钟,有学生给我QQ留言,并且发来一张照片。照片是从背后拍摄的,看样子是个男生,下身穿着牛仔裤,透过人群能看到红桶。
学生连续两个晚上反映没有热水,原因是校园里新住进来一个工程队,加上原来住在男生寝室楼上周边市场的商户,在学生还没有放学时,拿着大桶小桶打热水,把水塔里的水都用完了。
电开水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层层过滤加热,1个小时能出90升开水(计30暖瓶,1暖瓶3升)。正常流速,1分钟1暖瓶。手柄松开后,加热好的开水压下来,上边继续过滤加热,不影响流速。用水桶接,手柄不松,上边不能继续过滤水,过滤好的水流完了,再接就不出水,或者流速极慢。由于没有过滤好的水可供加热,左边的开水炉加热管已经烧坏了一根。
安装开水炉是为了方便学生,现在花了钱,学生反而用不到热水,这不是我们的初衷。有些外人来提开水,甚至比我们自己人还气势。
“开水炉不就是让用的吗?接点开水怎么啦?!”
“装开水炉是让我们学生用的,不是让你们用的,现在你们接完了,我们学生反而用不成了,这合适吗?”
这些人不但不排队,还挤学生,万一将来因为开水发生矛盾就晚了,因此必须加强管理。
商议之后,我们决定调整供应开水时间。开始是全天开放,现在改为定时开放,和学生上课时间相反。要求学生晚上7点前尽量把需要用的开水接好,并且不得用桶接。我在各班宣讲时,只提到了外边的人用桶接对开水炉的损害,就没有专门强调我们的学生也不能用桶接。现在,既然有学生提意见,就必须引起重视。于是,我把照片转发到了对口班的QQ群里。
“桶!”“竟然拿桶,揪出来!”“是谁这么丧心病狂?”“这拿桶的是咱们学校的吧?”群里声讨声一片。
“拿桶接水怎么了,如果你一个寝室八个人一人接一壶,比一桶多的多。 我们自己学校的,用桶接水对你们有什么损失么?”这时候,有人站出来为桶辩护。
“一人接一壶是自己喝的,你这一个人接一桶是要闹那样?难道用桶接水喝?可以不用这么浪费热水的。”
“冬天到了,你不用热水泡脚?”“你洗头不用热水?别人接一桶是一个寝室用的。”
这些讨论都在正常范围,参与者为1班和5班的学生居多,大家都比较理性。当时,我正在开封进行针灸治疗,就没有过多关注。
“一班的就是好厉害,都快给我吓死了!”可能是因为1班参与讨论的学生多,5班的几个有些招架不住,首次将矛头指向1班。
“你们出去打一架吧。”2班一个学生跟着调侃,应该也没有恶意。
“天色不早了,洗洗睡吧。” 见此情形,1班“抱紧ni”出来打圆场,提议休息。
“看来你们几个男生都承认是你们用桶接水了,不打自招。”
“老师,我们是避开高峰期才接的,并且都是让别人先接。”知道老师也在群里,用桶接水的同学想解释解释。
“你们1班一起上,给我吓得浑身发抖。真不行明天第二节下课操场打一架啊!”眼看说不过对方,5班学生“好奇怪”竟然邀约打架。这一不当举动,将矛盾扩大化,并且差点使局面失控。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记得我在读大学三年级时,周末有一天早起去喝胡辣汤,刚往那一站,有个50多岁的老先生就批评我。“大学生还不排队!”
这不是说我素质低吗?我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身边还有同学在。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围成一圈,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队。 “对不起!麻烦您能不能告诉我队在哪?我是不是应该站到您身后才算排队?”遇到有排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还是比较注意个人素质的。
“您说我不排队就说我好了,碍着大学生啥事?大学生招你惹你啦?”他说话不注意,棍扫一大片。看到周围都是大学生,我当时有些年轻气盛,得理不饶人。我这边话音一落,旁边等着买早餐的大学生就不高兴了。
“您这老先生说话怎么这么不注意,我们大学生招你惹你啦?您对我们这么大成见?”
“您老比我们来的还晚呢,您为啥不排队?”周围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老先生气的够呛。买了饭有座也不坐,蹲到一边去吃。见此情景,当时我比较解气。但后来一直觉得后悔,感觉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毕竟那位老先生是和我父母差不多大的年纪,即便他让我受了些委屈,我也不应该咄咄逼人。
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样的场景。两个寝室的学生吵架,其中一个说着说着大脑短路,“你们寝室人怎么都这样?”这话一出口,旁边劝架或者观战的人就不乐意了,一个寝室的人都出来了,蹦着给他一个人吵。“好奇怪”就是这样,由于自己说话不注意,无形中给对方拉了统一战线,将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你什么意思?”“1班惹你啦?”“挑衅1班?”果不其然,“好奇怪”的言论犯了众怒,1班潜水的学生也出来冒泡了。尤其严重的是,一个叫“潇逸”的一直没有参与的1班学生,竟然在群里公开叫骂起来。
“净给这乱啦,别乱,也别骂!”见此情形,群主“LF”出来制止。
对口群是学生报道前我创立的。十一放假期间,1班学生”LF”给我联系。”涂老师,您能不能把群主先转给我,我想把群改成有等级的那种,等我改好了就把群主还给您。 “
我当时对他并不熟悉,就问了问其他学生,反馈都说人不错,挺实在的。想着这个群成员主要是学生,我也一直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就转给了他。当了群主后,他根据成员在群内的活跃程度,分成“叫兽、学神、学霸、学酥、学弱、学渣”六级。这些都是网络热词,无伤大雅,就随他去了。
第二天,他又给我留言,“老师,我今天本来说把群主还给您,但是我一看傻眼了,要等一个月才可以再转让。”由于有了想让学生自主管理的念头,我就没再说什么。后来发现他动用群主权力,撤了一个5班的管理员,随即又任命了一个1班的学生为管理员。
作为群主,这件事他处理的有些随意。在班级管理中,遇到不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干部,班主任首先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再撤职也不晚。不能二话不说,一撤了之。更不宜再马上任命一个和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生接替对方,否则,有任人唯亲的嫌疑。自此以后,个别同学对他的做法就不太服气,曾公开要求他辞去群主。
“就这还不禁言?这时候咋没人出来禁言了?”骂人现象出现以后,群主一出来,“好奇怪”就把矛头对准了他。
5班的这几个学生虽说在骂人现象出现前,言语上有不当之处。但挨骂之后,始终比较克制,没有公开回骂,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值得表扬。
治疗完毕回到家里,打开QQ,发现事态严重,讨论已经脱离正常范畴,于是我果断开启了全员禁言。1班学生骂人,5班学生受了委屈。为了解决矛盾,平息事端,我首先在群里向大家致歉。
作为矛盾的调解者,只能首先批评自己或者批评和自己关系更为密切的一方,即便主要错误不在自己。上来就指出对方不对,有拉偏架嫌疑,很难取得对方信任。虽然我是1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5班班主任,但毕竟5班是和L老师两人共管,而是L老师是常务班主任。由于交给了L老师,我近日进班少了些,有的学生已经吃醋提意见啦。不批评自己,我就没有办法教育学生。“完了,这事做错了!”后来“潇逸”告诉我,一看到我在群里做自我批评,他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请所有同学反思今天的言行,有没有不当之处,看是不是符合教养的标准。如果觉得自己说了不恰当的话或者做了不恰当的事,请在明天7:30到12:30之间主动到办公室找我。”
开启了全员禁言后,1班两个管理员接着又发了一句言。5班的几个学生觉得委屈,也想发言,就找到本班管理员“993”,关闭了全员禁言。“五班的妹子们淡定点, 都别说了,都想想自己做的。”“993”的发言倒也是正能量。
群主“LF”再次开启全员禁言,并撤销了“993”的管理员职务。他的做法有些不妥,再一次激化了矛盾。恰当的做法应该是马上再次开启全员禁言,并发私信提醒“993”,”为防止意外出现,不可再次关闭全员禁言,否则将暂时予以停职处理。”
“993”的身份有些特殊,是5班班长。今天的矛盾主要集中在1班和5班之间。具有1班背景的群主,本来就有不公正的嫌疑,这样处理就更让5班学生不服气。假如他先撤销另外两个在我开启全员禁言后,仍然发言的1班管理员,就不会引起公愤。撤销”993”的管理员职务,让5班学生看不到希望,导致对群主”LF”意见的集中爆发,纷纷以退群表示不满。
发生在一个拥有近400名成员的QQ群的口水大战,尽管参与者仅限于1班和5班少数人。但整个过程相当于现场直播,影响到整个南校区。我一直对群内出现的负能量比较警惕。爆粗口的,秀恩爱的,都进行过专门教育。现在出现了这种事,更得抓紧时间处理。
我当晚就与5班的几个主要参与者进行沟通,表扬她们的理性,同时指出不当之处,促使其反思。也联系1班的几个主要参与者,要求他们深刻反思,请他们第二天课间到我办公室”喝茶”。
事情发生在对口班QQ群,QQ群又是公用群,不能失去大家的信任。所以我决定,从变更群主入手解决矛盾。第二天一早,我首先把“LF”叫到办公室,帮他分析他做法中的不当之处,指出目前的形势和我的建议。“老师,看来我这群主当的确实不够理想,这群主还是还给您吧。”
第二个来找我谈话的是“潇逸”。他是整个事件中错误最严重的学生。“请你先学习一下《学生违纪处理暂行规定》,对照反思一下自己,够上了哪一条?”“公众场所辱骂他人,警告处分。”“潇逸”很快就对号入座了。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自我反思主动对号入座,效果远比老师说给学生什么处分要好得多。纪律是高压线,谁靠近它,它打击谁。因此,不是老师要处分谁,所有的处分都是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
“你还是一个学生预备党员,怎么可以这样不冷静?难道你就是这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你这是在为党组织抹黑!”
“老师,我当时有些冲动,看她说1班的怎么着,涉及到班集体的荣誉,就没有控制住。这件事我做的不对,我愿意深刻检讨,愿意公开道歉,请大家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潇逸”的行动倒也迅速,中午就把检查写好送了过来。
在和“潇逸”谈话之后,5班的几个学生来找我。我没有想到的是,“CM”也在其中。在我的印象中,“CM”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负责。昨天晚上的舌战中,我并没有看到她参与。“老师,其实我昨天晚上也有错,因为我拿了‘好奇怪’的手机也说了话,并不能全部怪‘好奇怪’,如果她真的有处分的话,我愿意帮她担着。”“CM”敢作敢当,我还真没有看错她。
“涂涂老师,那天晚上我们几个真是急啦,1班参与的人太多。‘CM‘的手机没电,就拿着‘好奇怪‘的手机发言。‘潇逸‘骂人之后,我们可生气,有人提议回骂。我说,绝对不能说一句骂人的话,要不然就显得我们素质太低。而且一回骂,我们就不占理啦。”“DW”给我讲了当时的情形。真没有想到,她平时大大咧咧,事中竟然这么心细。要不然,处理起来,肯定是各打五十大板。
至此,几个主要参与者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LF”在把群主还给我之前,撤销了其他学生管理员,唯独留下一个“小女人”。 “小女人”是5班学生,就保留了她的管理员身份。 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他也进步了,自己是1班的,害怕再引起5班的学生误会。
尽管事情发生在虚拟空间,但这仍然是南校区开学以来,涉及面最广的群体性事件。”鉴于昨晚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为了公平起见,14对口班QQ群将实行严格管理,现有各班管理员全部予以停职,暂定各班班长为管理员,负责本班成员的管理。各班如有异议,请推荐新的管理员。”处理完毕后,我在群里发布消息,并关闭了全员禁言。
随后,我在各班结合主要参与者的表现,帮助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提醒大家在做人做事中提高素质,完善教养。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后来,我们严格了开水管理制度,杜绝了用桶接开水的现象,设置了暖瓶通道和水杯通道。开水炉流速正常,同学们自觉排队,既节约了水电,又满足了学生生活需要,一举两得。
QQ群是虚拟空间,但虚拟空间的一言一行,仍然是自身素质的展演。因在虚拟空间里辱骂他人,造谣生事,而被绳之以法的,已经屡见不鲜。
遵守规范,文明上网,不仅是完善自身修养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